甲狀腺瘤應注意事項對已經確診為甲狀腺癌者,應採用何種最佳治療方案,要取決於患者的體質情況、癌腫的病理類型和臨床分期。甲狀腺癌治療方法有手術、放射和藥物治療,其中以手術治療為主。根據手術的徹底性和病理類型,術後採用放射和藥物等輔助治療,可以爭取較好的療效。
手術治療:甲狀腺瘤應注意事項一般行包括腺瘤在內的患側甲狀腺大部切除;如果瘤體小或已囊性變,亦可連同周圍部分正常甲狀腺組織將瘤體完整切除;近來有關專家主張作患葉全切加峽部加對側葉1/3切除,以防多中心瘤灶存在的可能;雙葉多發性腺瘤,則行雙葉甲狀腺切除。
中藥治療:
1)肝鬱痰凝型。
主證:情志抑鬱,咽部作憋,頸前癭腫,質柔如膠,光滑圓潤,隨吞咽上下,胸悶脅脹,舌苔薄白或白膩,舌質淡紅,脈弦細滑。治法:理氣消癭,化痰散結。
方藥:癭瘤散結湯。香附10g,郁金10g,青皮10g,三棱10g,莪術10g,山慈姑15g,白芥子10g,全瓜窶15g,海蛤殼30g,生牡蠣30g,八月劄20g,白花蛇舌草20g。
分析:甲狀腺瘤應注意事項方中香附、郁金、青皮舒理鬱結之肝氣,以除其因;三棱、莪術、軟堅消結、山慈姑、生牡蠣是消癭之要藥,再輔以海蛤殼、白花蛇舌草消症抗癌,皆為消蝕甲狀腺腫瘤而為之,再佐以自芥子、全瓜蔞化痰,散結,加之八月劄既能舒肝理氣,又能消瘤化結,故全方既舒理肝氣,化痰散結以解其鬱又能消癭抗癌,故藥後不僅可使腫瘤縮小,甚至使腫塊消失而除病。
2)痰瘀交阻型。
主證:頸部癭胂,質中偏硬,呈圓或橢圓形,邊界尚清,可隨吞咽上下,伴有咽部不適,胸悶氣憋,或有月經不調,苔薄膩,舌質偏暗,脈弦細澀。
治法:化痰軟堅,活血散結。
方藥:海藻玉壺湯(《外科正宗》)。海藻10g,昆布10g,陳皮10g,法夏10g,貝母10g,連翹15g,當歸10g,川芎10g,茯苓12g,香附10g,郁金15g,穿山甲(先煎))15g,土貝母12g,蚤休15g,石見穿15g,天南星10g。
鬱久化火,煩熱,舌紅者,加丹皮10g,梔子10g,夏枯草15g;神疲乏力,便溏者,加白術10g,山藥15g。
分析:方中海藻、昆布為含碘消癭之主藥,陳皮、法夏、茯苓、貝母、南星化痰斂結,當歸、川芎活血通脈,輔以香附、郁金理氣,連翹、蚤休清解,共奏化痰活血消癭散結之功,再加上穿山甲、土貝母、石見穿,消瘤破症,更助上藥消除腫瘤之功。
3)血瘀石癭型。
主證:頸前癭病,質硬如石,難以推移,或見頷下瘰鬁,咽喉梗塞,吞咽不暢,甚則聲音嘶啞,形瘦清臒,面黯不澤,苔薄或少,舌色紫黯,可見瘀斑,舌下青筋暴露,脈沉細澀。
治法:活血化瘀,散結消症。
方藥:消癭湯〔《陝西中醫》)1988;(7):293〕。昆布、黃藥子、海藻備15g,土貝母12g,妙山甲、烏蛇、重樓備10g,生牡蠣、忍冬藤30g。
痰甚者加南星、瓜蔞;氣鬱甚者加香附;血瘀甚者加蜈蚣、瘙蟲;熱毒甚者加山豆根。
分析:本方是針對甲狀腺腫瘤所設,昆布、海藻、黃藥子、生牡蠣均為主藥,以消癭散症,土貝母、穿山甲軟堅消瘤為輔,再加烏梢蛇、重樓,通脈消腫,活血散瘀,更加強諸藥消癭之功,至於方劑中納入忍冬藤一味,可通絡止痛,為緩解甲狀腺癌之疼痛而設。本方為基本方,臨床為辨證施治,隨其氣鬱、血瘀、痰凝而另加佐使之品以相輔相成。
4)陰虛火鬱型。
主證:頸前癭腫,捫之質硬,心悸煩躁,面部烘熱,咽幹口苦,手顫失眠,舌苔薄黃,或苔少舌紅,脈弦細數。
治法:養陰清熱,化痰軟堅。
方藥:清心軟堅方(《河南中醫》1991;(4):24)。夏枯草20g,北沙參20g,白芍20g,生地20g,天冬20g,麥冬20g,川貝10g,石斛20g,海藻20g,昆布15g,黃藥子10g,僵蠶20g,地龍30g,銀花20g,酸棗仁20g,夜交藤30g。
分析:本方以夏枯草,黃藥子,海藻,昆布消癭軟堅以治其本,用沙參、白芍、生地、天冬、麥冬清熱滋陰以消其症,更以僵蠶、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愛征健康網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繫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僅供參考 (請遵醫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