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1)風寒束肺型
症狀和體征:喘息急促,胸部窒悶,咳嗽,痰多清稀,伴有惡寒發熱,頭痛等,舌苔薄白,脈浮緊。
治則:散寒止咳,宣肺平喘。以刮拭手太陰肺經和背俞穴為主。
刮拭方法:①從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陽膀胱經(從內向外刮也可以),左右各30次,在肺俞、風門穴處要用力刮拭;②刮雙側定喘穴、膏肓穴,左右各30次;③從兩乳中第三肋骨前端開始經膻中穴刮至對側,刮30次;④刮列缺穴、尺澤穴,左右各30次。
(2)風熱犯肺型
症狀和體征:喘息急促,聲高氣粗,咳嗽,痰黃稠黏,咯吐不利,心煩胸悶,面紅,伴有發熱惡風,口渴喜冷飲,舌質紅。苔薄黃,脈浮數。
治則:清熱解表,宣肺平喘。以刮拭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穴為豐。
刮拭方法:①從上向下刮雙側定喘穴、膏肓穴,左右各30次;②從兩乳中第三肋骨前端開始經膻中穴刮至對側,刮30次;③從風府刮至大椎30次;④從上向下刮豐隆穴,左右各30次;⑤刮列缺穴、孔最穴,左右各30次。
(3)痰濕蘊肺型
症狀和體征:咳喘胸悶,痰黏而多,咳吐不爽,胸中窒悶,口中黏膩,脘痞腹脹,舌淡,苔白膩,脈弦滑。
治則:健脾祛痰,降氣平喘。以刮拭足太陰脾經和手太陰肺經為主。
刮拭方法:①從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陽膀胱經(從內向外刮也可以),左右各30次,用力刮拭脾俞穴;②刮雙側定喘穴、膏肓穴,左右各30次;③從兩乳中第三肋骨前端開始經膻中穴刮至對側,刮30次;④從上到下刮豐隆穴,左右各30次;⑤刮列缺穴左右各30次。
(4)肺脾兩虛型
症狀和體征:咳喘氣短無力,動則加劇,咳聲低怯,語聲低微,痰多清稀,可伴有神疲乏力,自汗心悸,面色咣白,食欲減退,大便稀薄,舌淡苔少,脈弱。
治則:健脾益肺,化痰平喘。以刮拭手太陰肺經和背俞穴為主。
刮拭方法:①從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陽膀胱經(從內向外刮也可以),左右各30次,用力刮拭肺俞穴;②刮雙側定喘穴、膏肓穴,左右各30次;③從兩乳中第三肋骨前端開始經膻中穴刮至對側,刮30次;④從上到下刮足三裏穴,左右各30次;⑤刮太淵穴,左右各30次。
(5)肺腎兩虛型
症狀和體征:動則喘甚,氣短不相續接,心悸怔忡,胸中窒悶,不能平臥,痰多而黏,或心煩不寐,唇甲紫紺,舌紫或舌紅苔少,脈微或結代。
治則:補腎納氣,平喘止咳。
刮拭方法:①從上到下刮背部足太陽膀胱經(從內向外刮也可以),左右各30次,手法不宜重;②刮雙側定喘穴、膏肓穴,左右各30次;③從兩乳中第三肋骨前端開始經膻中穴刮至對側,刮30次;④刮太淵、太溪穴,左右各30次。
“虛者補之,實者瀉之”是中醫治療的基本法則之一。從表面上看,刮痧療法雖無直接補瀉物質進入機體,但可依靠手法在體表一定的部位進行一定的刺激,從而起到使機體機能興奮或使機體機能抑制的作用,這些作用的本質就是屬於補與瀉的範疇。
在哮喘的刮痧治療中,也要遵循一定的補瀉規律。對於實證,可使用一定的瀉法,即刮痧按壓力大,速度快,刺激時問較短。對於虛證,則要採取一定的補法,即刮痧按壓力小,速度慢,刺激時問長。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互聯網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繫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僅供參考 (請遵醫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