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醫]舌抵上齶 聚唾液滋補脾腎 僅供參考
|
舌舔上齶,看似一個極其簡單的動作,卻可算是中醫養生的方法之一。究其原因,與這個動作可以幫助聚集唾液有關。
在中醫裡,有種功法叫「吞津練精養生法」。早在唐代,偉大的醫學家孫思邈就對此法進行過概括。明代龔居中對「吞津練精養生法」也有新的見解,他指出,「津即咽下,在心化血,在肝明目,在脾養神,在肺助氣,在腎生津,自然百骸調暢,諸病不生。」
中醫認為,津液主要有滋潤、濡養的作用。吞食自己分泌的津液,有滋補脾胃「後天之本」,以固護腎之「先天之本」的功效。現代醫學研究也證明,唾液中90%是水,此外,還含有球蛋白、黏液蛋白、氨基酸、澱粉酉每、溶菌酉每和各種免疫球蛋白等。一次吞入一定量較潔淨的唾液,
能夠起到促進消化的作用。具體做法為,每日晨起,微閉口唇,舌抵上齶,當嘴裡的唾液增加到一定量時,隨意念將其緩慢吞下,反覆3-4次。長期堅持,必有益處。(來源: 香港商報) 編輯: 藍博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繫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僅供參考
|
2024-10-26 |
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