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菌腫的檢查 僅供參考
|
細菌培養可確定病原菌種。
病原菌檢查:
1.直接鏡檢 將顆粒用生理鹽水沖洗後,放於載玻片上,加20%氫氧化鈉1滴,鏡下可見團塊由菌絲和孢子交織而成,菌絲寬而有分隔,直徑約2~5μm,菌絲末端和顆粒的周邊有許多腫脹細胞,有的顆粒中可見厚壁孢子,若沒有寬大菌絲,則可能由放線菌引起。
2.培養 在含有抗生素的沙堡瓊脂上培養,再鑒定菌種,由於治療和預後不同,鑒別菌種十分重要。
3.影像學檢查:骨受累時X線可顯示骨壞死,骨質疏鬆和小骨的融合,有局限性骨肥大和骨溶解,肺部感染時可表現為廣泛的浸潤性陰影。
4.組織病理:皮膚和皮下組織具瘺管的化膿性肉芽腫,可見典型顆粒,顆粒周圍有中性粒細胞和其他炎症細胞浸潤,少數病例還可表現退行性肌炎,淋巴管炎,骨膜炎,骨質溶解和骨纖維變性等變化。
本站文章部分收集來源網路互聯網、作者及網友推薦、收集、整理而來,僅供學習和研究使用。如有侵犯您的版權,請及時聯繫我們,我們將在最短的時間內給予更正。僅供參考 (請遵醫囑) |
2023-03-19 |
 |